安海论坛,安海,安海招聘,安海人才网,安海房产网,安海新闻,泉州南翼新区,便民车,安海门户社区,安海
查看: 11962|回复: 0
|
清廷“迁界”:晋江万人大迁徙
[复制链接]
|
|
在晋江永和镇古厝村一块巨石的东南面,有四个字在最近的文物普查中被发现———“奉旨边界”。经过考证,这块石刻记录的就是史上有名的“迁界”政策。
晋江英林镇谢厝街村的东面,有一口被遗弃的明代古井,也被证实与清廷“迁界”政策有关。
同样,漫步在晋江安海、东石、金井、英林、深沪等沿海乡镇,随处可见“出砖入石”的老房子;这些墙体别致的古厝,同样见证了三百多年前的那起大迁徙事件———清廷“迁界”。
……
晋江地面缘何会有清初“迁界”印迹现身?清廷“迁界”与那些“出砖入石”的古厝有什么关联?晋江到底有多少这样的老房子呢?这些老房子记录了一段怎样的岁月?本报记者奔赴晋江沿海一带,寻访那些消失的老房子,试图再现那段逝去的岁月。
事件
清廷对抗郑成功
安海沦为重灾区
从车水马龙的安海中山中路,拐进一条小巷,人流的喧闹声远去,偶然听到的几声犬吠衬托出这里的静宁。这条曲曲折折的小巷,叫永高山,不足百米,散落着三三两两的“出砖入石”的老房子。漫步在安海、东石、金井、深沪等沿海乡镇,随处可见这样的老房子。
在安海中山中路的一栋老厝前,安海文史爱好者汪建育蹲下身子,瞧瞧地基,看看墙底的石裙,再摸摸墙面,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。汪建育突然转过头,对身边的记者说:“老安海人都知道,这些出砖入石的墙体已经有300多年,是清代‘迁界’的见证。”他不止一次告诉记者,尽管这些打上“迁界”烙印的红砖黛瓦,大多破旧不堪,有一天会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,但是三百多年前的那一段历史应当被记住。
那么,汪先生口中的“迁界”到底是段什么样的历史?安海缘何会有如此之多的“出砖入石”墙体,这与“迁界”有什么关联?
这事得从1661年说起。
这一年8月,清廷为了断绝沿海居民给占领台湾的郑成功接济,消灭郑成功,想出了这么一招儿:把沿海所有的庄稼、树木、房屋统统毁掉,逼迫沿海居民迁往内地,让郑成功军队在沿海一带找不到补给品,断绝他们的生命线。迁海令一发布,上至山东、下至广东,沿海三十里居民都得迁往内地,沿界筑短墙,立界碑,拨兵戍守,出界者死。当时晋江迁界的边界以晋江内坑、龙源山、石狮、宝盖山、鹧鸪寨、泉州后渚、洛阳桥为界。
“清政府是为了消灭郑成功军队,才实行迁界政策,而安海是郑成功抗清的根据地,所以首当其冲地沦为‘迁界’的重灾区。”华侨大学退休老师、安海老学者曾平晖说,1647年,郑成功24岁时,安海成为他的抗清桥头堡。1654年,郑成功与清廷在安海西郊报恩寺谈判不成,自他起兵及后自焚府第退出安海,整整八年,他虽大半在海上征战,但总离不了安海,在安海生活战斗了25年之久。
铁血“迁界”:敢出界者斩
这几天,汪建育有了一个新发现:那些“出砖入石”的老房子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地基和石裙是明末清初修的,“出砖入石”的墙体是复界时砌的,屋顶上的红砖瓦是现在补的。
这个发现能说明什么问题?汪建育说,史书只写“迁界”时期烧毁多少房屋,但没说明是如何毁坏的、毁到什么程度。据他考证,迁界时,清兵放火烧了屋顶,木质结构的屋檐毁于一旦,而地基和石裙还在,说明当时的民房没有夷为平地,但屋檐被烧了;即使墙体尚未受毁,但历经二十几年的风雨飘摇,几近坍塌。所以,百姓重建墙体,才有了“出砖入石”。
“迁界”发生时,晋江是什么样子的?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场景:300多年前,靠海的安海城及周边村落,一片凄凉景象;随处可见竖在荒野上的界牌,牌上弥漫着肃杀气息的文字:“敢出界者斩!”界外,大量的良田变成荒丘。安海城的宫庙、民房焚毁一空,只留下龙山寺和白塔兀自立在荒凉中。在南安、永春、安溪等地的乡间道路上,到处是从安海城被驱赶出来的居民,他们沿路乞讨、风餐露宿。界线以内的许多富家大户,不费分文“收养”了许多迁民的子女用作家内奴仆。更有一些不堪忍受的百姓,则全家服毒,暴尸路旁。
曾平晖说,一道迁界令下,1661年至1683年的晋江沿海,是一片凋敝的民生。市镇繁荣不亚于省城的安海城,寺庙、官府、民宅顷刻化为一片废墟;素有“万人烟、百家姓”之称的金井福全所城,寺院、民房无一幸存。
汪建育说,在这场“迁界”中,谁家要是没有及时撤走,一场大屠杀随即开始。晋江以东的泉州城,有个名叫“乌屿桥”的村子。那里的村民,因为过惯了捕鱼、晒盐、开垦沙田的悠闲日子,不愿离开世代生活过的土地和家园,清廷就采取武力手段,一个字:杀。全村百姓无一存留,即使是不满月的婴儿都被残忍地一一摔死,然后又放了一把火,把整个村子烧成了一片废墟。
“史志之所以没详细记载当年迁界的情况,是因为迁界是起极其惨毒的事件,前后跨度22年,清廷并不乐意提起,所以史书记载不详。”汪建育说。
数万居民大迁徙
活命的不足二成
一道冷酷的迁界令,让晋江数以万计的沿海居民的命运发生了改变,他们居无定所,不是被冻死,就是活活被饿死。从清代道光年间的汪氏族谱上,汪建育读到了先祖第24世汪氏经历过的迁徙事件———
1661年的仲夏,朝廷下了最后通牒,限晋江沿海一带三天之内撤走。远的地方没能第一时间获悉这个消息,近的地方听了却不敢相信。又过了两天,期限将至,老百姓急得跳脚。到了第三天,500个清兵突然闯进安海城,疯狂地焚烧民房。原本居住在安海甘蔗巷内的汪氏一家,抱着锅碗瓢盆,挑着家当,扶老携幼,一步三回头,痛哭流涕地离开故土。汪氏一家一路流浪,辗转来到了莆田仙游县盖尾镇一个叫窑头街的地方,落脚安家,以烧瓷为生。尽管远离故土,但他们不忘自己的根,拿起木炭,在房门背面的木板记下祖上灯号和字辈。1683年,清代复界,思念故土的汪氏举家回迁安海。回到阔别22年的家乡,炊烟不起,鸡犬不闻,从前的老房子已是一片废墟,屋顶被烧毁,墙角坍塌,只有石裙不倒。学着邻里筑墙的土法,汪氏从废墟里挖出旧砖瓦和碎石子,和着泥土砌成了墙体。这就是后人说的“出砖入石”。
在这场大迁徙中,无辜的百姓都去了哪里?他们的命运如何?尽管晋江地方史志对这方面的记载并不多,但是晋江许多族姓的谱牒,与汪氏族谱一样,至今还留存着当年沿海居民被迫背井离乡,流徙他方的血泪记录。
《圳山李氏族谱》载:“壬寅之岁,迁民流离失所极矣,加以饥馑荐至,辗转沟壑,而孑遗之黎民,至于十无二存。”圳山说的是金井镇石圳村,这是个靠海的地方;“壬寅之岁”是1662年,正值迁界时期;这段文字描述了当年百姓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,连年灾荒,大多住在山沟里,十人当中能够活下来的不到两个。
翻阅《圳山李氏族谱》,上面还记载着李氏家族的迁徙史———“迁界令”一下,大兵压城,临海的乡村屋舍化为废墟,拖家带口的李氏,准备到英林投靠老婆的娘家,可是当时到处是兵荒马乱的,差点在路途上丧命;1684年回迁老家之前,他们移居青阳,在那里住了整整22年。
据《岱峰英岱三瑞堂洪氏族谱》记载,迁界当天,洪氏的母亲不幸过世,灵柩设在厅堂;可那时的村庄沦为一片荒地,房子一夜之间化为灰烬,海岸荒无人烟;朝廷派兵戍守,出界者死;当时年仅13岁的洪氏,冒险越过界碑,偷偷地拣回其母尸体。
文史工作者粘良图介绍,22年后,能够活着回到故乡的,“十无二存”,大多是流离失所。也正是在这个时期,不少沿海居民离乡背井,奔走海外谋生,晋江出现了一次出洋盛况。《安海志》载,“辛丑(1661)迁界”之酷举,使“安海鞠为茂草,海港沦为闭绝,生民流离失所,商贾破产亡家。其间有素贸于海者,相率辗转流寓南洋一带,以谋生路,而为后之侨商”。龙湖前港《温陵钱江施氏族谱》载:“施氏族人倭寇时之离异,迁界时之散处……或往粤省、暹罗、吕宋等处。”《金井李氏族谱》云:“清初战争日烦之时,兄南弟北……奔走吕宋外夷。”
人物
沿海复界功臣 晋江名人施琅
位于安海永高山4号的金墩黄氏三房祖厝,已有300多年历史,便是清代“复界”时建起来的。据史料记载,从永高山到石狮巷,一共建了6间闽南大厝,都是施琅将军当年发起修建的。那么,身为朝廷命官的施琅,看到家乡晋江沿海一带荒无人烟时,他是怎么想的,为家乡做些什么呢?
“施琅是中国沿海复界的灵魂人物,更是晋江复界的大功臣,可惜很多晋江人并不熟悉这段历史。”曾平晖说,时任福建水师提督的施琅,反对清廷的迁界禁海政策,认为这一做法不符合“天下一统”,又影响财政收入,应尽快“讨平台湾”。不过,朝廷非但没有采纳他的意见,反而解散水师,将他召入北京城,担任内大臣,闲置了12年。1683年,63岁的施琅统一台湾,沿海复界,居民回迁。这时,施琅不遗余力地为家乡百姓在废墟上重建家园。
翻开《安海志》,我们便可以看到这样的一段记载:“康熙二十三年(1684年),甲子复界后,施都督草创搭盖以凭民居,收四季税。自北门兴胜境直下至西塔为大街。”寥寥数语记载了施琅将军复界后修建安海三里街的事。
在施琅的号召下,安海各大姓的族民陆续迁回,划分地段,兴建聚族而居的9个建筑群,如金厝围,沈厝围、史厝围等。粘良图说,这一年,施琅将驻山西古陵把总的族弟施秉,调来安海,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“造城运动”———全面清理安海城的废墟,按明代格局,规划街巷,建起馆口街、下墟街等,原来的二十四境依次恢复;在安海龙山寺前搭盖简易民房500多间,招抚回乡迁民。
粘良图说,1684年,施琅还请求朝廷将福建海关设在厦门,在泉州、厦门设口馆10处,安海鸿江澳口馆便是其中一个,馆设在朝天巷内,凡商船越省贸易或贩往外洋船只出入,接受税官检查。当时安海镇内外又设两处墟市,为晋南农产品集散地,双日在上墟北门埔,单日在下墟高家祠前。
影响
清初禁海二十二载 安海港成为“陪衬”
记者翻阅1989年出版的《安海港史研究》,读到这样一段文字:“西埭崩,国课无措,六年起科,照户追征,鞭扑官法如炉……昔之迁界,只苦流离,今之复界,惨累身家,年复一年,其惨不知何所底也。”这些饱蘸血泪和苦难的文字,反映了复界之初安海百姓的艰辛生活,也是对清廷苛捐杂税的强烈控诉。
1661年,“迁界”时的安海古城,成为一片废墟,曾经扬名海内外的安海港日渐式微。曾平晖说,旷日持久的迁界,不仅极大地削弱中国海上力量,还扼杀了已然驰骋于世界的安平海商。安海复界后虽有恢复发展,但因清廷建海关于厦门,闽南海上贸易,转以厦门为中心。因安海离厦门航程短,航道安全,便成为厦门的转运港口。安海港不再有昔日的盛况,沦为厦门的一个附属港口。
“迁界”致使沿海居民无以为生,大批难民逃亡海外,在越南、马来西亚等国定居下来。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经营,他们把定居地建成了人烟稠密、外贸发达、经济繁荣的港口或者商业区。这些难民的后代,就是现在的“华侨”。目前晋江籍海外华侨有200多万,其中不少华侨的先辈就是当时移居海外的,而且以旅居菲律宾为多。
清廷在沿海大搞“迁界”,是为了消灭郑成功军队,这个目标有没有达成呢?曾平晖分析,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郑成功的力量,但是由于海岸线实在太长,无论怎么防守,都防不住郑成功的军队继续进入大陆获取补给品。
延伸
“迁界”印迹 多次现身晋江
除了随处可见的“出砖入石”古厝,文史专家近年来多次在晋江地面上发现其他“迁界”印迹,又进一步佐证清廷在沿海地带“设立边界、布置防守”的史实,对于研究清初闽南沿海地区社会历史和军事活动状况,提供了珍贵的史料。
在晋江市永和镇古厝村一块巨石的东南面,有四个字在最近的文物普查中被发现———“奉旨边界”。该石刻坐西北向东南。其上竖刻两行四字,左侧为“奉”字,右侧为“旨边界”。字径15—20厘米,字体楷书,字迹风化较严重,但依稀可辨。经过考证,这块石刻的年代在清朝初期。记录的就是史上有名的“迁界”政策。据了解,“奉旨边界”碑是顺治康熙年间实行迁界政策的衍生品,在闽南沿海时有所见。
晋江英林镇谢厝街村的东面,有一口被遗弃的明代古井,和清廷迁界政策有关。这口古井全部用红色碎砖砌成,呈圆形,井口很窄,直径只有48厘米左右,越往下越宽,呈葫芦状。据粘良图介绍,清初,朝廷规定沿海15公里范围内不能住人,强迫村民举家内迁,谢厝街村民只得填埋水井迁往他处,很可能是这口水井的主人当时想再搬回来,只是用一块石头盖住井口,然后再盖上土。
|
|
默认签名:关注【安海论坛】 ah77177 微信平台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