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海论坛,安海,安海招聘,安海人才网,安海房产网,安海新闻,泉州南翼新区,便民车,安海门户社区,安海

查看: 94430|回复: 20
|
学说闽南话系列教学音频【11.23更新至游圣墓(四) 】
[复制链接]
|
|
|
默认签名:关注【安海论坛】 ah77177 微信平台
|
|
|
|
|
|
发表于 2010-12-22 08:36:16
|
显示全部楼层
|
默认签名:关注【安海论坛】 ah77177 微信平台
|
|
|
|
|
|
发表于 2010-12-22 08:43:37
|
显示全部楼层
我狠需要一些闽南语词汇,有许多闽南话说得不太好,尤其是一些名称 |
|
默认签名:关注【安海论坛】 ah77177 微信平台
|
|
|
|
|
|
发表于 2010-12-22 08:44:35
|
显示全部楼层
A: 坐去禃暗晡喽,敢着倒来去喽。(坐了一个下午了,恐怕得回去了。)
B: 拙久无见面,加坐禃仔久袂要紧。(这么久没见面了,多坐一会儿没关系。)
A: 今仔轮着我煮暗。下日则佫来。(今天轮到我做晚饭。以后再来吧。)
B: 有闲着较常来口累。(有空要更常来。)
提示:
1.“暗晡”是“下午”的意思,也可以说“下晡”。
2.“倒来去”同“倒去”
传世sf一条龙服务[/color都表示“回去”,但“倒来去”常出自第一人称,带有“想要”的意思。
3.“加”相当于普通话的形容词“多”。比如:加话(多话)、加煮(多煮)、加两牙(多了两个)。
4.“则佫”和“又佫”意思接近,但“则佫”有“等某时或某种机会才又做某事”的意思,而“又佫”则只是强调行为动作再次出现,有时还可能带有不满的意味。比如:有闲则佫来(有空再来)、伊又佫来喽(他又来了)。
5. “较”是“比较”的意思,经常用在形容词前,表示程度加深。比如:较大(比较大)、较细(小一些)、较早(好一些)、较晏(晚一些)。□王建设
告辞(一)
A: 煞十一点禃字喽,老张,阮卜来去喽。(竟然已经十一点五分了,老张,我要走了。)
B: 免赶,恁厝拙近。(不必急着回去,你家这么近。)
A: 我着倒去煮日昼,无,逐牙无通食。(我得回去做午饭,要不,大家都没得吃。)
B: 若安尔,我就呣留汝喽。慢行!(若是这样,我就不再留你了。慢走!)
提示:
1.“煞”是“竟然”的意思。又如:煞拙晏喽(竟然已经这么晚了)、煞来喽(怎么就来了)。
2.“禃字”或者“禃牙字”在泉州话中是“五分钟”的意思。“两字”或“两牙字”就是“十分钟”,“三字久”就是“十五分钟”。
3.“来去”实际是“去”或“走”,带有说话人“想去”或“想走”的意味儿。又如:来去唱歌(去唱歌)、来去看戏(看戏去)、来去读册(去上学)。
4.“日昼”本表示“中午”,这里是“传奇私服怎么开午饭”的意思。又如:食日昼(吃午饭)。“午饭”在方言中也可以说成“日昼顿”。
5.“无”在这里是“要不”的意思。如:无,倒来去(要不,回去吧)。这种用法的“无”之后必须有小小的停顿(或者说不读变调),以便与否定副词区别开来。试比较:无,食哦。(要不,吃吧。)——无食哦。(没吃)
6.“安尔”是“这样”的意思。又如:安尔说(这样说)、安尔做(这样做)、安尔行(这样走)、安尔食(这样吃)。
7.“慢行”是告别时的常用语,也可以说“汝慢慢”(你走慢点儿)或“行伊好”(走好)。□王建设
拜访(五)
A: 甚物风共汝吹来?(什么风把你吹到这儿来?)
B: 老朋友口累数念,耳腔痒仔。(老朋友在想念我,耳朵很痒。)
A: 汝那佫带手也,熟事人那通行生分礼。(你怎么还带礼物来?老熟人怎么有这么多陌生人的礼节。)
B: 歹势,无一丝仔物件耳。(惭愧,只不过是一点点东西罢了。)
提示:
1.“共”是“把”或“对”、“向”的意思。比如:共伊食落去(把它吃下去)、共人借(向人借)、共我说(对我说)。
2.“耳腔”侧重于耳朵内部,“耳仔”侧重于耳朵外部。
3.“仔”用在形容词或表示心理活动的动怎样开传奇SF词后面,可以表示程度加深。如:慢仔(很慢)、紧仔(很快)、贵仔(很贵)、惊仔(很怕)。
4.“佫”是个方言俗写字,表示“又”的意思,也可以说“又佫”。如:又佫来(又来)、又佫去(又去)、又佫买(再买)、又佫卖(再卖)。
5.“带手”是“顺手携带礼物”的意思。
6.“通”也是个方言俗写字,表示“可以”的意思。如:通食呣?(可以吃吗?)通说呣?(可以说吗?)酒干仔通卖无?(有酒瓶可卖吗?)
7. “歹势”是“惭愧”的意思,但字面与其相对的“好势”并非它的反义词,“好势”是“好”的意思。如:野好势(不错)。“歹势”的反义词是“袂歹势”或“袂晓歹势”(不知羞耻),经常用于骂人。
8.“无一丝仔”和“一丝仔”意思基本一样,都是表示数量很少。□王建设 |
|
默认签名:关注【安海论坛】 ah77177 微信平台
|
|
|
|
|
|
发表于 2010-12-22 08:47:00
|
显示全部楼层
真的很很好,这样学挺好的,谢谢了!要是能下载音频就更好了。以前不知道有这个栏目,要是之前的(一)、(二)的教学音频也还挂着就好了。另不知道哪儿有卖学讲泉州话的书及音频? |
|
默认签名:关注【安海论坛】 ah77177 微信平台
|
|
|
|
|
|
发表于 2010-12-22 08:52:12
|
显示全部楼层
阿里先生打造网络服饰第一品牌
阿里先生打造网络服饰第一品牌
诚招代理~穿阿里先生服饰,尽显男人品味!
现诚招代理,为保证代理者利益,
我们承诺给代理者,0库存,0投资,0风险!
坚持质量为前提,保障顾客满意。
阿里先生服饰打造网络服饰第一品牌
出售各种,男士服装,polo衫,休闲裤,等~
客服784930312 |
|
默认签名:关注【安海论坛】 ah77177 微信平台
|
|
|
|
|
|
发表于 2010-12-22 08:53:37
|
显示全部楼层
支持闽南话的学习
[ 本帖最后由 lileixwj 于 2009-8-25 20:42 编辑 ] |
|
默认签名:关注【安海论坛】 ah77177 微信平台
|
|
|
|
|
|
发表于 2010-12-22 08:56:50
|
显示全部楼层
A:师的啊,弓蕉甲桃仔各共我称两三斤。(师父,香蕉和桃子各给我称两三斤。)
B:拢共六斤九,十七箍三,拿十七箍就好。(一共六斤九,十七块三,拿十七块就行了。)
A:水果那愈来愈贵啊?敢会食袂起。(水果怎么越来越贵呢?恐怕会吃不起。)
B:汝工资焕悬,卜障仔会食袂起啊。(你那么会挣钱,怎么会吃不起呢?)
提示:
1.“师”本是“师父”的简称,通常指有一定技艺的人。现已变成尊称,男性成年人一般都可以称为“师的”。
2.“拿”,训读字,本字为“(扌+带)”。
3.介词“共”既可以表示“把”或“对”、“向”,也可以表示“给”或“为”。比如,“共伊买两斤”,既可以理解成“向他买两斤”,也可以理解为“为他买两斤”,只有借助语言环境才能确定。
4.“愈……愈……”相当于普通话的“越……越……”。如:愈来愈好(越来越好)、愈听愈爱听(越听越爱听)、愈大愈水(越大越漂亮)。
5.“焕”也是个借音字,用作代词,表示“那么”,其反义词是“馔”。比如:焕好食(那么好吃)、馔大声(这么大声)。
6.“悬”相当于普通话的“高”,该用法古诗词中可见。唐·王湾《次北固山下》:“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。”“悬”的反义词是“下”。比如:弓悬扒下(爬高爬低)。 □王建设 |
|
默认签名:关注【安海论坛】 ah77177 微信平台
|
|
|
|
|
|
发表于 2010-12-22 08:59:36
|
显示全部楼层
A:老主顾啊,今仔的橘仔诚俗,禃斤乃两箍银耳。(老主顾,今天的橘子很便宜,一斤才两块钱。)
B:我看迈口累,俗物敢无好货。(我看一看,东西太便宜恐怕不是好东西。)
A:保证野珍。我来共汝。(保证很甜。我来帮你拿。)
B:费神费神,免汝动手,我家己来拣。(谢谢,谢谢,不用你动手,我自己来挑。)
提示:
1.“银”一般与“箍”组合成“箍银”。比如:3箍银(3块钱)、10箍银(10元钱),只是在“千”、“万”后可将“箍银”省称做“银”或“箍”。比如:千银买厝,万银买厝边。(花一千元买房子,花一万元买邻居。言好邻居难求。)但“百万”、“千万”后习惯说“银”或“箍”,而不说“箍银”。
2.“珍”表示“甘甜”,古汉语常见此用法。比如:晋·张华《博物志》卷一:“食水产者,龟、蛤、螺、蚌,以为珍味,不觉其腥臊也。”《新唐书·刘晏传》:“自江淮茗橘珍甘,常与本道分贡。”
3.“家己”相当于普通话的“自己”。比如:家己阿,袂臭臊。(自己夸自己,真不嫌害臊。)这个词语实际是来源于“独自”的音变。明刊《满天春》:“动问秀才,拙久都是独自困(睏)不?”又:“世上有药莫去讨,只病见君独自好。”
4.“拣”本指“把地上的东西捡起来”,这里泛指“拿”。 □王建设 |
|
默认签名:关注【安海论坛】 ah77177 微信平台
|
|
|
|
|
|
发表于 2010-12-22 09:03:01
|
显示全部楼层
A:袋仔无散的,五十箍度汝拄。(口袋里没有零钱,五十块让你找。)
B:找汝三十四箍,着呣?(找你三十四块,对吗?)
A:着噢。袋仔拢着加共我入一奇,较袂破。(对。恐怕得帮我多装一个袋子,以免袋子破。)
B:好说,两奇嘛无问题。汝着捾伊好。(好说,两个也没问题。你要小心提好。)
提示:
1.“拄”表示“找零钱”,也可以用“找”。比如:拄几角(找几毛)、找六箍(找六块)。
2.“拢”表示“应该”或“恐怕”。比如:拢会说(应该会说)、拢着来(恐怕要来)。
3.“奇”,与“双”相对,本指“单数”或“不成对的”。比如:奇数(单数)。这里的“奇”用作量词。比如:禃奇箸(一根筷子)、禃奇鞋(一只鞋)、两奇袋仔(两个袋子)、三奇手指(三个戒指)、四奇箱仔(四个箱子)。
4.“嘛”相当于普通话的“都”或“也”。如:逐牙嘛安尔说。(大家都这么说。)汝嘛着来。(你也要来。)
5.“捾”,表示“垂着手提”。比如:捾水(提水)、捾册包(提书包)。
6.“伊”,助词,表示一种意愿或带祈使语气,经常出现在某些动词与补语之间。比如:食伊禃顿畅(吃他一个痛快)、食伊饱穿伊烧(吃得饱穿得暖)、说伊着(讲好)、行伊好(走好)、坐伊正(坐正)。 □王建设
|
|
默认签名:关注【安海论坛】 ah77177 微信平台
|
|
|
|
|
关闭
关注官方微信扫一扫
/1